学海新闻 新闻详情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教育信息化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8年09月15日】

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近日,在我们庆祝第34个教师节之际,全国教育大会也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阐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历史任务,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
同时李克强总理特别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实现人民期待的更好、更公平、更优质教育的愿望,我们可喜地看到国家所作出的努力和成绩。同时,面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重要任务,教育信息化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为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在教育质量上不能松懈,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推动教师队伍现代化。

坚持改革创新

目前,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新的教学模式正在重塑我们对学校、课程、教师、学生这些概念的理解。要加快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必须将新技术吸纳进教育领域,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我国正在推动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在线教育平台,利用教育数据挖掘、学习分析理解和优化学习及情境,实现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

推动信息化教学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师的现代化,特别是其教学理念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落实中央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推动着学校教育观念、教学水平、办学能力与特色的提升,促进老师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
老师借助信息化教学创新了教学模式,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效率,为学生更好增知增智;逐步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定制化,形成了“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坚持教育公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所说,“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只有坚持改革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才能更好地坚持教育公平。
利用信息化手段,建成教育资源平台,构建师生云端学习与教研、家校云端沟通的现代化教育场景,引入先进的共享教育资源库和教学手段,让教育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不断填补着与发达地区教育之间的“鸿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直面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面对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公平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好教育信息化这个有力抓手,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智通云教育云平台作为诠释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将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老师与学生融为一体,重塑教育新生态;搭建了一个老师发展的多元化平台,让老师依托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探索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路径;同时不断生成更多的优质资源,送达到偏远地区和基础薄弱的学校,共享资源与名师,坚持推动教育公平。

教育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