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新闻 新闻详情

依托智通云信息化教学,两地学校实现云上互通,资源共享

【2021年03月02日】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转眼之间,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又双叒到了。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一辆载满城市风情的火车也正在驶向前方,相隔800多公里的济南与杭州顷刻间变成了比邻。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城市联盟,同题写作”的语文联合写作活动,借助“智通云”平台,共同推进语文学科优质资源共享,同时让南北两地学生,深刻感受彼此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蕴。


语文联合写作活动

同学们得知此次写作是和远在异乡的同龄人交流,纷纷展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一城山水养育一方人,有的同学来自美丽的泉城——济南,有的同学则来自古九州之首——青州,有的同学来自秀美西湖之畔——杭州,也有来自东瓯名城——温州的同学......同学们纷纷化身导游,毫不吝啬地介绍起了自己家乡的美好。


《带你走进杭州》高一12班  陈麒颐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

自古杭州便位于江浙富庶之地。白墙黑瓦之下苗禾荡荡,藕花颤颤。望远处炊烟袅袅,举眼前灯火可亲。实是江南一处绝风景。
     闻名遐迩的西湖作为老城区的心脏,每一层水波的起落如心室的收缩舒张,为杭州这座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动脉血。快速大踏步跟上时代的城市,在这里却也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在历史的细心打磨下,如今的西湖更像是一块泛着温润光泽的暖玉。天上悠云朵朵皆俯下身段,云望着湖面映出自己的身影,裙袂飘飘乎,不经意间沾染了荷香。它落下旖旎轻吻,耳鬓厮磨,呢喃细语,仿佛他们是最亲密的爱人。宝塔、宝石二山低眉衔玉,额上玉冠戳破天中残阳,浑圆的日球如五芳斋粽子里的流心蛋黄,初始闸泻,直把四角天空染得滚烫金黄。梅花锦鲤越过其中暖流,施施携柳絮去,鸭掌轻拍芦枝,正逢荡舟人划棹醉醉然。湖的轮廓被水光描摹,盈盈蓝光晕开,盛下无尽星海与出尘落月,便隐逸于重光之下,徒留箫声余响停在水面。
      西湖风起,温柔地撕破秋月花瓣,钱塘潮涌,搅混这一滩详和之景。钱塘江水却是这温柔乡外最坚硬的护城墙。浪花迭起,在空中露出尖锐的狼牙。流畅的曲线延伸,成年狼的强健腰身跃过叠浪,孤狼对月,仰天长啸,示威一诸宵小。浪击隔岸,唤醒古时战前雷鸣鼓响,渌水激击,如划破空中的一箭矢,银矛红缨,刀光剑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吾等猖狂而来也该纵歌而去。
      杭州景孕育了杭州人和杭州风度。原先的杭州姑娘们涂着雪花膏,穿着花色鲜艳,样式新颖的衣裳,和对象在西湖边只用一块布充当门帘的小店里喝着两罐玻璃瓶装有的冰可乐,便是极其潇洒的事。走在香格里拉和杭州饭店前的法国梧桐林荫大道下,听着放音机中柔情婉转的越剧,吴侬软语如软玉在怀,何不心软?才子佳人未了相思,愁断肠。挽起身旁人之手,就如此走下去,一直走下去,度过一生的辰光。只听有人唱罢“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恰似旧时友”。
      杭州以海纳百川之肚广揽天下人才,面向世界。那个穿着麻织衣裙跌跌撞撞的女孩,将头发盘起,画上精美的妆容,身着旗袍,得体从容,静候君临。


《带你走进温州》高一11班  章芯爱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

提起这座城,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有财”,“精明”,“老板”。这都是温州留给世人的固有思想,看似褒义的言语中却略带着些戏讽的意味,但当你真正走进这座城,你会发现它财富的密码里实则荡漾着历史的沉淀,它精明的生意经中其实蕴含着千古人文情怀。温润的空气和凌冽的海风在这里交汇,商业的激情与水乡的温情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温州这座城。
      城如其名,温和可人。温州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给这座城带来了独特的文化印记。五马街,由一条护卫古城的五马河演变而来,由此得名五马街,它既是温州街巷风情的代表,也寄托了无数温州人的浓浓乡愁;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美誉,一景多变,移步换形,它凭借着其独特的品格,被列入名山行列;江心屿上的古塔指引着无数往来商船的航行方向,更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如若抛开商业的标签,走进温州,你会发现这里充满了隽秀的诗意。古往今来,众多来此游览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诗词名文上万篇,古人的才思为温州的美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更向世人展现了它遮盖在商业传奇的光芒之下的鲜为人知的一面。楠溪江的波澜,激荡起了谢灵运心中的涟漪,中国的山水诗派在此孕育;泰顺的廊桥,蕴含着古人精巧的建筑手法和超前的艺术审美……点点滴滴汇聚成了温州魅力。
      温州一直被美誉为“鱼米之乡”,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热情好客的温州人撞了个满怀,碰撞出了有着温州独特风味的小食,灯盏糕、矮人松糕、瘦肉丸……据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木雕匠人谷进芳在五马街口摆卖松糕摊,他家炉上的松糕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口感松软绵密,晶莹的松糕上点缀着桂花,红枣,清爽可口,深受老少喜爱,且因其人个子矮小,遂以矮人松糕出名。一道道小吃,一个个故事,拼凑出了温州故事。
      温州,常被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形象缩影。从一颗钮扣开始,温州人点燃了创业的火种,凭借敢为天下先的信念,让温州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钮扣集散地,温州模式开始推向全国。
      “皮革场”“卖假鞋”“大老板”……这座城市身上背负着的错意太多了,多到让人们忽略了它本质的美和深厚的内涵,温州的美,仅凭道听途说还不够,只有当你亲身体会了才能感知一二。


《带你走进济南》高一1班  刘景冉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老师儿,借借光。"如果路人这样向你请求让路,想必你一定是在济南吧!

外地的老师初到济南,往往心里暗暗一惊:他怎么知道我是个老师?其实,这里的"老师儿"并不是职业,而是济南人对对方的尊称。每当此时,那人绝不是板着脸的,而是扬起一个真诚的笑容,厚道与淳朴从每一条褶子中散发开来。

诸如此类具有浓厚济南味儿的词语还有很多:有一种赞美叫“刚赛来”,有一种别扭叫“硌硬”,有一种聊天叫“拉呱”……济南话中不乏古汉语的发音、用词,这与济南的历史相互印证。
     济南这一方小城,其历史竟能追溯到石器时代,这里便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顺着历史的长河,朝代更迭,济南安安稳稳,守护着黛山,碧水,清泉;守护着风格迥异的艺术文化,孕育出“二安”作代表;还守护着城中老百姓,生活安逸,悠然自在,铸就了一方淳朴、大方的风土民情。
    伴随着语言文化,济南的美食文化也令人赞叹不已。寒气透骨的冬天,热气腾腾的烤地瓜暖胃也暖心。大烤炉冒出的滚滚浓郁香甜的味道把你拉到摊位前,摊主一定会一边掀开沾着地瓜油的棉被,为你挑一个最大最软的地瓜,一边跟你“拉呱儿”,烤地瓜的温度是从冻红的指尖一路传到赤红的心里的。松脆的散子,酥香的油旋儿,咸辣的甜沫,个个让人唇齿留香。鲁菜虽不像西餐那样精致,但胜在份量足,味道更具有烟火气,是饭点儿时从老式居民楼的窗户里飘下来的酱香味儿。

济南这座小城,有山,有水,有泉,四季分明。老舍先生对济南喜欢极了,把济南誉为“第二故乡”。你可以从济南的春风中触摸到冰雪融化的温度,嗅到花草苏醒的清香;你可以从济南的树荫下回味骄阳似火的热情,聆听夏蝉的交响曲;你可以从济南的落叶中拾一片金黄,留下秋的痕迹;你可以从济南的道路旁捧起一捧晶莹剔透的白雪,看着它从指缝间流回地面,感知济南轻盈秀气的冬。四季分明,安逸祥和。

这就是济南,率真的方言,悠远的历史,独特的美食,如诗的四季,还有惬意从容的生活,还有淳朴善良的民风。这就是济南,可爱的城守护着可爱的人儿。

(以上内容摘抄自智通云“美文与写作”应用)


在同学们深情的笔墨下,一座座活灵活现的城市,呈现在了屏幕另一端同学的眼前,这里有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济南,有自由、浪漫、悠闲的向往之都巴黎,有经历历史兴衰的金陵河畔南京,也有繁华与恬静并存的烟雨之城杭州。看到这一篇篇用心的写作,也令远方的朋友感触很深,纷纷在文章评论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匿名交换明信片


写作活动后,两校学生还展开了一个惊喜环节,分别为对应城市的学生,匿名交换明信片。同学们的明信片,不仅温馨、有趣,也充满了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有的同学寄来了一份旅途的心意,描绘了他们所在城市的各大景点,远方的朋友通过明信片,也可以说是“云”旅游了一番,不亦乐乎。

学生匿名书写,或倾述同龄人间的学习担忧;或为忙碌的高中生活加油打气;或文字或绘画;有心的同学还悄悄放入一颗糖给远方的朋友,可真是创意与诚意俱全。薄薄的明信片被放入信封中,跨过山川河流,最终送达到对方手中。

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这个高速的信息化时代,一张附上简单文字的明信片所传递的情感是直接的,朴素的,美好的。对于本次活动,也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高度评价。

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活动,基于学海智通云的平台,利用美文与写作发布任务,让学生们书写自己心中的那座城市,它可能是孩子们的家乡,也可能是孩子们心中挂念的地方,但语文写作,正因为我写故我在。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 老师

跟随孩子的脚步一步步的去探索一座城市的底蕴文化、风俗美食、人文情怀等等,孩子们像一个个小导游,带着我们去探索不同的城市,也通过学海智通云的平板看到了山东的学生们,他们眼中的山东,他们眼中的济南这座城。活动办的还是不错的。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 老师

最让我喜欢的是作文写完后,可以真的把我心中的这座城市,以明信片的方式互相传递,互相交换,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是可以通过她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济南是座很美的城市,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去TA介绍的地方看一看~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 学生

传统的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大多都是老师之间教学教育方式及课程理念之间的交流,而学生受制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现在依托于学海的平板技术手段,尤其是“美文与写作”版块,轻松实现了云上互通,资源共享。

从前期的题目选取,到学生写作,老师挑选优秀作文,平台发布范文,两校学生互评,互写明信片,整个活动特别感谢学海的两位工作人员的技术支持。希望下一次有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我们能把这个活动一直进行下去,有更多的学生能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同时,除了“同题写作”活动,在教师层面上,我们也可以开展借助学海平板系统的“同题异构”活动。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玉华老师

这次活动很好地加强了两个地区学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之间能够跨越区域交流,同时也促进了语文学科的学习互鉴,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受益颇多。我们以作文形式为载体,通过文字传递了各自地方的特色文化,在字里行间中更多地了解了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写作既是我们交流最好的工具,联合写作活动也让我们的语文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注入了新鲜活力,相信以后这类的活动会越办越好。

——山东师大附中2020级1班  苏泊源

这次活动,我们以“带你走进……”为题写了自己的家乡或者印象深刻的地方。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虽无法见到彼此,但可以从字里行间流淌出细腻的文字感受到了对方的热情。同时我们互相寄送了明信片,当一张张明信片寄来的时候,我们开心地拆开信封阅读,收到了来自杭州同学的祝福。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次机会,也感谢学海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成长的平台。

——山东师大附中2020级2班  钟离来兴


两城学校的写作活动,不仅能让对方感受到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地理文化差异,还能通过阅读同龄学生的作文,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和表达力。希望本次活动能够得以延续,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学校加入进来,共同分享信息技术为学习带来的乐趣。